我们胡庆余堂怎样进山参
2016-07-27 我的师傅,以前是胡庆余堂的办货阿大。
胡庆余堂的野山人参,解放以前都是他到上海去进来的。野山参,挖是穷人挖的,进的却是达官富人家的门,一般老百姓,放在眼前也辨不出人参的真假好坏,不识得。所以,那辰光在上海有句话:“上海也只有三副半眼睛”,意思是偌大一个上海,只有三个半人算是懂参的。
“三”好理解,为啥还有个“半副”呢?这是调侃其中一位老先生,鉴定野山参有时把握得准,有时却要走眼,只好算半副。
胡庆余堂的办货阿大到了上海,其他参行他是不会去的,他只直奔陈绍昌这里。
陈绍昌是哪个?
胡庆余堂老板的大儿子、上海滩“三副半眼睛”里的其中一副。
陈绍昌其人在上海滩上开参号,可是屁股却坐在东北做药号。他长年在产地收购药材,还雇了几十个采参人,供吃供穿供用,连进山采参的工具,什么剪刀、快斧、铲子、鹿骨、签子、索宝绲、铜钱、红头绳,都是由他拿出来的。
那些采参人,原本都是山东河南逃荒来的农民,家里没饭吃,就进山讨生活,民间称之为“冒死闯关东”。为啥叫“闯关东”呢?因为清朝时严禁出关,其中有一项是最严厉的,那就是绝对禁止出关采参。
在清朝,人参的支配权只有一人掌握,那就是皇帝。做臣子的立了大功,皇帝要表示一下,有时候会拿人参做封赏。喔唷,那是很大的面子。
上世纪初,出关禁令是没有了,但是在长白山遮天蔽日、虎狼出没的原始森林中,挖参犹如大海捞针,仍然危险丛生。如果进山前有20个采参人,但出来不等于20个人,有的是被野兽拖去吃掉了,有的是踩到山洞,人走过去就吞掉了。
野山参只生长在深山老林,从来没人到过、也没有路的地方。有路的地方是没有参的,像杭州吴山上有路,每天走来走去那么多人,故吴山上是不可能有参的。
民间传说,人参都是成精的,有人寻到人参苗,但挖出来的却是一副空壳。放山人要是发现了人参,要先用红线绳和铜钱系紧参苗,这才能破土挖参。遇到参须子要特别小心,一根也不能挖断,因挖断须子的参就不值钱了。以一支参为中心,起码要挖掉圆台面那么大的一块地,等把须子边儿上的土都用鹿骨签子剔除干净后,整个刨挖过程继续了将近二三个时辰,价值连城的野山参才会落到采参人的手中。
一个放山季节过去了,有的采参人运气好采得多,有的可能颗粒无收,而陈绍昌坐地收货,分规格吃进,他坐在这个地方,收购的是真野山人参。
野山参到陈绍昌先生手里,已经先过一关了。
胡庆余堂的办货阿大都是认牢人进货的,到陈先生这里来看货不是一支支细看的。今年的这批参拿出来,大致看看是不是五形俱全,看过就好。这么多年合作下来,彼此都很放心了。
收了参回来,我师傅就交给胡庆余堂的细货房,细货房还有3个把头,他们也要看的,这一关最严格,是验参的第三关。那辰光我还是一个办货学徒,每次进来一批参,我自己去看,为啥这支参好,好在哪里?为啥这支参说差,差又差在哪里?我就勤问。周围的老药工都在教我,细货房里的老师傅也是我的客师。
一般来说,一支参放在手上,根茎上芦碗的多少、主根上部横纹紧密程度、深浅和重量,老师傅一搭眼,参的年份心中就大致有数了。越是老山参,分量越是重,价格越是高。
第二就要看样子好不好,根须是不是完整。主根、根茎、支根、须根有没有伤残,都要仔细看过。最关键是要检查根茎、支根、须根是不是原配,严防换接,以次充好。有辰光一支参拿进来,芦头掉下来的我就不要了,还有一种参是用白胶水粘过的,那我们也不要。虽然有可能是不小心碰断后原样粘起来的,但我们很怕是换接过的,不是原配参,所以不敢要。
这种验参就要很仔细,不能马马虎虎,多问、多看,慢慢地这种经验也就有了。
细货房看过没问题的,就可以把野山参分等级了,一级二级三级的。为啥要3个人分呢?大家有个不同意见,可以参考参考互为补充。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,何况是3个细货房的老把头。
野山参怎么分级?一般都是从年份、重量、样子、质量几个方面来综合打分的。总的说来,生长年份长、参根分量重、根形完整灵秀,浆气充足的,就是好山参。
野山参这个东西,各家人各家吃法。二三十万元一支的人参,肯定是相貌最好的,但到底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。
我们老百姓挑参,不要光看相貌好,要到实惠里去捡。
野山人参的形状很多,它生长在山间野生野长,没人管,碰到一块石头,参根就拐弯了,所以形态奇出怪样,不会跟移山参那样,相貌个头都差不多的。
一般来说,野山参要五形俱全,五形俱全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生长年份足够长的标志,有时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限制只具四形个别甚至三形,不过只要年份足,长得老结,也是好货,但一般来说,五形俱全的参肯定是数十年以上的老参、好参。五形是指芦、艼、纹、体、须,有圆芦;艼中间丰满,形似枣核;皮紧细,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;须根清疏而长,须头很韧不容易断(俗称皮条须),参须上有很多珍珠疙瘩,这种参你去看,肯定是好参。
但是有种野山参,形态看着是蛮好的,一称却分量不对,说明它长的时候气候不对,前头冷了冷,后头又热了热,或者时间不到收起来了,分量就不足,这样的参就是等外参了。它为啥轻,说明里面的滋浆没长足,跟人一样的,僵条儿,这支参就卖不起了。
农村有句俗语:“六月盖被,六谷没米。”6月份天不热,庄稼就灌不好浆,都是瘪壳。6月份天热,太阳照得田坂里的水在滚,稻谷就好。这个道理放到野山参这里也是一样的。所以买参一定要捡老结的买,形态好不好倒是其次,分量最要紧。一般我推荐你买七、八克,或者靠十克重的参,因为几百年的参生长下来,分量肯定不是一克两克的。
除了辨好坏,老百姓自己吃还要讲个实惠。这个实惠怎么算呢?
挑参,要挑刚刚是等级边缘的参。
野山参的等级,有一个《山参商品规格标准》,如一等干货,每支规定要重9克以上;再如四等干货,每支必须重3克以上。而参的价格,就是先根据等级,再根据分量来定的。
那么我们在挑参时,就挑每个等级里最大的,比如四等是3至5克,我们不买3克,而去挑接近4.9克的,这就买得实惠了。
有些老朋友要我陪他们去挑参,我都是照这种办法帮他们挑的。公家的东西我又不好送你,但我能帮你做到更实惠。老百姓嘛,实惠点好。
我是宁波人,我们宁波人买鱼也有介精明,去买菜的阿婆都晓得啥个叫“小黄鱼大,大黄鱼小”,大黄鱼贵,小黄鱼便宜,那么小黄鱼里你挑大的,而大黄鱼里你就挑小点,一付账,两个价格就都下去了。
建店到现在,参茸是胡庆余堂的大头,在管理上也是重点。但时代不一样,一些情况也在变的。比方说解放以前,当时来的全是野山参,资源比较丰富。后来解放了,在计划经济年代,最多是一支参断掉插插起来。因为那辰光都是国家统购统销,你吃吃力力地弄个假货,钞票又落不进个人腰包的,所以那个年代很少有假货。
现在这个市场就不一样了,所以现在我们对参的验收力度更大,总的工作量相对以前来讲,也要更吃力一些。
现在我们进参是这样的,我们每年去东北考察两次,第一次了解一下产地的参茸情况、质量、当地的行情。如果我们在考察行情时觉得有些是还可以的,我们当时就下单预订了。
现在市场上假货的情况这么多,那么我们同时还要考察供货参商的人品,人品不好的,东西拿过来,我们看也不看。这点也是胡庆余堂传统的要求:进货商的信用第一要紧。胡庆余堂每年野山参的进货量那么大,进货时,不可能一支支去拿货的。所以首先要确定供货商,他的信誉、个人的品行、道德品质怎么样,企业的运作规模、经营状况,都是考察他的条件之一。
曾经有个人参供应商,一直没有问题。有一年,他拿来的一批货就有嫁接的野山参。我们在验收的过程中,发现混进来有这么一批货,当时就懊恼了。
我们在跟参农接触的时候,事先都要签定一个质量保证书,下保证书,就是绝对不能在野山参里插异物,或有嫁接拼接的。恰恰是这个参商,合作了很长时间最后出现了有这样的行为,而且数量还不少,如果一支两支,也有可能他收进来的时候出现这个情况,被我们检验出来。包括这两年,他也来跟我们道歉,反悔。但我们已经不信任了,无论来多少回,都是没有用的。
胡庆余堂的品牌好在哪里?它有它的企业文化做铺垫的。
大家都晓得胡庆余堂有块牌子,上面写着“戒欺”二字。这块牌子是面朝哪里放的?它不是往店堂外放的,不是放给顾客看的,它是面朝里厢,是放给经理放给胡庆余堂的员工们看的。
山参要想放到胡庆余堂的店堂里,现在还是要过三道关。
每年中秋节以后,参商把野山参加工好,他们就来交货了。送货以后,我们先看一下统货,相当于以前进货阿大去上海看货一样,这是第一关。只不过以前交通不方便,难得到产地去。现在呢,大批的货看一下,不好就不收;比较好,符合我们的要求,就同意他们送去药检所验收。送检的货都是我们去送的,这个环节不能调包了。
药检所里会对这批参根据国家的标准来评级,这也是行业标准里基本的一个标准,这是第二关,有些没能通过国家检验的,在这一关就淘汰掉了。符合国家标准的参,我们拿回来以后直接送仓库(相当于过去的细料房)。这一送一拿,都是采购部经理他们自己去送,再拿回来的。
到了仓库,就到了第三关,我们的仓库还要验收,这次是逐支检查,就是把人参逐支挂牌装进我们胡庆余堂的品牌包装盒子里,行话叫“吊参”。淘汰下来的,我们当场就剔除。
胡庆余堂进参的环节,就是这样的。从进货商考察开始,到进库房的验收,是根据胡庆余堂严格的一套规定来的。碰到不好的参,挑出来退掉进货商也是没意见的,他们愿意跟我们做生意,一个是我们讲信誉,确实质量好的我们就收下,资金直接打给他,也不讨价还价。第二个,跟我们做过生意,进货商的品牌都提高了一大截。他的参再卖给人家,只要说一句,我的参胡庆余堂都收的,那他的参就好卖。